版权所有:邱老文斋 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丰庆路正商世纪港湾
2008-2025 中网(zw78.com)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1998号
第四章 一小工作(二)
37 宝贝降生生希望 母亲欢喜喜眉梢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。
转眼间,新秀就要临产了。
1983年9月10日,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。
早饭后,新秀感觉有些轻微阵痛,应该是快要临产了。
我赶忙把情况告诉了岳母,这下可慌了岳母大人,她交代我了一些注意事项,让我准备好当用的东西,就连忙到城关医院进行联系。
上午9点左右,岳母安排新秀住了院,我办理了住院手续,带去了一些必需品。
岳母家就住在城关医院后面,来往很方便,吃饭问题她就包下了,我只负责跑腿干活儿。
天阴下雨,路面很滑,下午在我回家拿东西的时候,一不小心摔了一跤,右腿下脚脖处破了一块皮,流了不少的血。我也顾不上包扎,就用水洗了洗,找一块布包上了。
夜晚,9点15分,一护士出了产房报告:周新秀产下一男婴,让我去产房听从安排。
顿时,我的眼眶里充满了喜悦的泪水,就问:“母子可好?”护士点头说:“母子平安!”
我不敢怠慢,赶忙去到产房,安慰了新秀一番,就抱起新秀到病房,医生把宝贝也送到了病房。
岳母抱起宝贝,喜笑颜开;
我左看右看,舍不得放下。
岳母说:“这宝贝长的太仿你了!”
我认真仔细地打量了一番,真是像我,太像了!我很是激动,我真的已经当爹了!
我不能独享喜悦,我要赶快把喜讯告诉母亲!
第二天早饭后,我先到学校找校长请了假,就到邮电局给母亲发了电报:“秀已生子,母速来汝。”
我想,母亲接到电报后,肯定乐得合不拢嘴,她多年想抱孙子的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了!
对于母亲来说,她现在的幸福是什么?是功成名就、受人敬仰吗?不是;是恬静悠闲、无牵无挂吗?也不是。她此刻的幸福,是期待孙子的愿望得以实现,是为儿子有了儿子而感到欣慰!
母亲,孩子是我的希望,宝贝是您的寄托!在我喜得贵子的同时,我要为您送上最真挚的祝福!
同时,我也非常清楚,母亲接到电报后不能马上来汝,因为外祖母年事已高,需要母亲照顾,她出门几天,就得找人在家里伺候。所以,母亲可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才能来汝。
宝宝出生,欢喜降临;宝宝一哭,全家环绕。新生的宝宝,新生的希望,像一轮新生的太阳,暖在全家人的心上。
在医院的3天时间里,我全力以赴,忘记了腿部受伤的疼痛,只有满心欢喜。谁知道,伤处突然发炎了,红肿高大。
岳母一看,心疼了起来,“受伤了咋不处理一下呢?天天在医院,不是很方便吗?”说着,拉住我就去找医生。医生也埋怨我:得了儿子就不顾自己了?我只是笑笑,“只顾忙了,也不疼,没有什么大问题。”
根据医生安排,10月14日上午新秀就可以出院了。我办理了出院手续,找了一辆架子车,收拾好东西,11点半时拉住新秀就回学校。
走到学校大门口东边时,我回头看看情况,啊!母亲竟然在东边不远处向学校走来!
我停下来望着母亲,母亲也看到了我,就快步走过来。
母亲问:“怎么这么巧!今天才出院哪?”
我说:“你怎么会从这边过来呢?是不是走错路了?”
母亲就把出了车站走错路的情况告诉了我,“第二次来汝南,路还不熟,不要紧,就当是旅游了!”
说罢,我们赶忙回到住处,整理好物品,母亲抱起孙子上下打量,左右端详,看了又看,喜上眉梢。
这真是:一个小宝宝,众人来相抱,百般的呵护,只为全家的寄托,只为孩子的明天。
38 班主任走马上任 抓班级勤苦工作
1983年秋季,学校调走了几位老师。在缺少毕业班班主任的情况下,学校领导决定让我干。当时我很担心,因为我还没有担任过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。
对于我要接的这个五五班,我是早就有所了解的。
上学期,这个班就在我住处的隔壁,大部分同学到校后,不是疯打胡闹,就是满院乱跑,或是到其他班里去“检查工作”。我还发现,这个班自觉学习的态度很差,每天饭后,总有这样的声音不断在我耳边回响:“老师来了——”这声音,又清晰,又神秘,又洪亮,又低沉,我也说不出是什么味道。
我像侦察兵一样进行过侦察,才发现了其中的奥妙:出现清晰、洪亮的声音时,是他们的班主任近了学校大门,在外疯打胡闹的学生听到后马上进入教室;一分多种后,又出现了低沉而神秘的声音,这是老师离教室不远了,他们才坐在座位上装作学习的样子。
平时,他们吵吵闹闹影响我休息,我也曾多次到教室里发火。就这样的班级,我也能干好班主任?我打了退堂鼓。
领导再三解释,劝我放下包袱。校长说:“你这么聪明,不知道事在人为的道理吗?接一个差班才显出你的能力呀!”
领导真会做工作,我琢磨就是这个道理呀!我就打消了顾虑,于10月7日走马上任。
一、调查研究
常言说: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,接班的第一节课我就烧气了第一把火:摸底考试。对这样的班级,必须首先摸清学生学习的真底子,掌握第一手材料,才有发言权,才有说服力。
通过阅卷表明,只9课的内容,就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及格。我就抓住这一事实,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。
接着,我就利用课间、饭后时间对全体同学进行个别谈话,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和班级情况,让他们说出心里话。仅两个周,全班63名学生就交谈了一遍。原来,他们学习不努力的根源就是不明确学习目的,大都是混一天少两晌。比较好的同学苦愁得不到好的学习环境,比较差的同学浑水摸鱼。针对这些情况,我就烧起了第二把火——
二、全面整顿
首先是进行组织整顿。原有班干部中,大部分是比较好的,但也有凑数的。我还发现,有几个德才兼备的学生没有配上班干部。
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,我迈出了第一步:重新改选班委会。原来的一名副班长,学习不踏实,纪律松懈,学生对他意见很大。我在与他谈话之后,在班里宣布撤换他的副班长职务。原来的劳动委员是一个身小力薄、又不断有病的学生,我就又进行了调整。通过同学们的充分讨论,最后决定了新的班委成员,选拔了三名学习好、纪律好、各方面表现积极的同学进了班委会。班级干部共8名,又选出了8名组长。这样,干部占了四分之一,每人负责3个同学,明确分工,责任到人,对纪律的好转促进很大。
其次是纪律整顿。好的纪律是保证好的学习质量的基础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首先贯彻了操行计分办法,平等对待,奖罚严明。每次饭后,值日干部坐在讲台上维持纪律,并做好记录。对于遵守纪律、认真学习者给予操行奖励分,相反扣其操行分,当天宣布,好的表扬,差的批评,不留后账,每周六下午作一次总结。
这样,原来饭后的混乱局面,就被安静学习的局面代替了。一般说,预备铃响,我们算是上了一节自习课,休息一下,准备上课。纪律好了,也没有吵骂、打架的现象了。同学们空前团结,一个轰轰烈烈而又扎扎实实的学习热潮滚滚而来。
三、培养骨干
全面整顿之后,纪律有明显好转,面临的问题是抓紧培养骨干。我不断加强对班干部工作的指导,每两周召开一次干部会,及时总结工作,交流经验,指出不足,改进工作方法。要求他们大胆工作,勇于管理,积极配合老师搞好班级工作。
有的干部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阻力,曾一度打退堂鼓。我紧紧抓住他们的思想,及时进行教育引导,鼓足了他们的勇气,比以前干劲更大。
严玉华同学是新进班委的干部,任副班长,他工作负责,态度认真,每次分配的任务他总是带头完成;学习踏实认真,模范遵守纪律,同学们都很接近他。
学习委员林海燕,不仅自己的学习搞得好,还经常帮助别人。收缴作业总是十分认真,对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同学,她还能给予批评教育督促其认真完成作业。
劳动卫生委员赵红星,每天都是来的早,走的晚。下午放学后,无论哪一组扫地他都参加,并督促大家快干、干好。每天早饭后,他都是第一个拿起扫帚走向清洁区。在他的带动下,班里很多同学饭后打扫清洁区已成为自觉行动,老师从不搞分配,并且比搞分配干得还好。同学们反映说:“这样的干部,才是我们的带头人!”
四、抓活思想
解决好思想上的问题,才能保证质量的提高。学习态度不端正,哪来的学习劲头?通过上课观察,有一部分同学确实是在混日子。谁说他们的目的不明确?就是想混个毕业证!比如,有的是干部家庭,将来不愁找个好工作;有的认为自己天生就笨,也不打算进步;有的则认为,自己的父母就没有正当职业,只是做些小生意,自己毕业后跟着父母做生意就算了。
如此种种,极大地影响着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就分别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、前途教育,以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他们,以四化建设的伟大业绩和当前的大好形势去激励、启发他们。
特别是孙忠胜同学,自幼生病落得个右腿残疾,走路一瘸一拐的。由于他不能正视自己,自暴自弃,认为就是好好学,将来也不会有出息。通过几次推心置腹的谈话,他有所醒悟。这时,我就用张海迪的英雄事迹去启发教育他,他认识到了人生的意义,改变了原来的混日子思想,学习踏实了,作业也认真了。但是,由于他的底子太差,写的字总是缺胳膊少大腿。对此,他也非常悔恨,表示要刻苦努力,来一个彻底的转变,并表示要在期末考试中考出新水平。
五、开展活动
要想彻底改变班级的落后面貌,仅仅靠磨嘴皮子是不行的,还必须靠有力、有效的措施促使学生转变,给他们一点压力。这种压力,不是简单的批评,也不是只用表扬和鼓励,而是广泛开展促进学生进步的各项活动。
1、“三比三看”活动。
常言说:“贵在鼓劲。”小学生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。很多同学不任简单的批评,批评多了,反而越来越泄劲,一旦泄了劲,想再鼓起来就困难了。我发出了开展“三比三看”活动的号召,即比思想,看行动;比学习,看成绩;比纪律,看表现。这种比比看,比任何批评和表扬都有效。
比思想,看行动。这方面着重加强了操行计分办法的实施。学生做了好事,就及时给予表扬,根据规定奖励操行分;做了错事,根据不同情况扣他的操行分。每周一公布,学生格外注意,总是千方百计地做一些好事,尽可能地避免错事出现。久而久之,也就形成了习惯,对他们的成长大有好处。
比学习,看成绩。学生以学为主,这无可非议。经常进行评比,他们的劲头就会一故再鼓,就会形成一种你追我赶、你强我胜的竞争局面。我是从两方面让他们进行比的:一是组与组比。每次考试(无论大小考)后,都把各组的成绩进行公布,排好各组的名次,并放大张贴在班里。这样,落后的小组就会自动组织起来,向先进的小组进行挑战,表示下一次一定要赶上或超过他们。二是个人比。每人都有自己的竞赛对象,各自暗下决心,互不相让。这样比着干,成绩普遍得到提高。
比纪律,看表现。在比思想、比学习的基础上,同学们的纪律性大大增强了。这种增强不是强制性的,而是出自他们内心的。当然,还有一些同学不是那么自觉,时而还有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,这些都给予详细记录。一周之内,哪个小组出现这种现象较多,就让组长在小组干部会上作检查,查找原因;然后让组长组织一组人进行讨论、分析,并采取可行的措施,迫使这些违反纪律的同学及时改正错误,并让全体同学对他进行监督。
2、“一帮一”活动。
根据学生底子差的情况,我把全班学生大致分为两类,一类是比较好的,一类是比较差的。再根据年龄大小、个子高低等安排座位,一般是一个好的和一个差的在一起,并且给比较好的定下任务,在一定时间内让其差的有明显进步;还不断鼓励差的向好的学习,要在好的帮助下不断取得进步。原来,李二春同学是办上的“老大难”,让他与尹玉华同学坐在一起之后,进步很快,一跃成为中等生。
3、“攻关”活动。
过去,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如写字、背书,往往不能较好地完成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号召开展“公关”活动。在语文课中,每课的生字、新词,要求背诵的课文,要求每人都要过关。每位组长持两张表格,一个是写,一个是读。每一课,有一个字不会写或一句话不会背都不算过关,组长认真记录,每星期宣布一次过关的同学。在此活动的推动下,一向不爱背书、不爱写字的同学也都大干起来了。
4、“每日一篇”活动。
一般说来,大部分同学都怕写作文。当我第一次给同学们上作文课时,发现他们非常不感兴趣,并不时听到叹息声。通过课后个别谈话,他们说出了心里话:“我们最怕作文,也最讨厌作文,一上作文课就头疼。”针对这个问题,我采取了以下方法:
首先是大讲学习语文课的目的和写作文的重要性,让他们在思想上予以重视。然后,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,制定了作文教学计划。因为大部分同学基础差,就号召他们从头学起,利用作文课和部分晚自习时间进行作文辅导。虽说经过讲解,同学们开了一些窍,但不勤写苦练,还是不能进步。我就大胆地提出:“每日写一篇!”
号召一提出,同学们沸腾一时,有的表示下功夫练习,有的则更感到头疼。对于愿意下功夫的同学,我首先给予鼓励,让他们来带动其他同学。也有个别同学反映说:“过去,我们一周写一篇作文,都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,大多是应付了事;现在每日一篇,还不是形式吗?”
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,使“每日一篇”活动行之有效,我就在加强辅导上下了功夫。教室后面的黑板,利用四分之一作为作文专栏,上面写着“今日作文”。每天午饭后,我把题目写在上面,再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,列出详细提纲或简易提纲,再进行详细讲解指导。两个周以后,原来不愿意写的同学,态度也有所改变了。
为了及时进行总结,查找不足,我就不定时地进行抽查。这时我才发现,大部分同学不但从思想上重视,而且从行动上也有所表现。从练习写作的本子看,他们能够钉上一个又厚又大的本子,看来有个多写多练的打算,不是应付一时;从写作的篇幅上看,比过去明显好转,不是三言两语草草结尾,而是有丰富的内容;从书写上看,每一篇都是认真誊写,和每周的正式作文一样认真;从内容上看,大部分同学能够恰当地选择材料,突出主题,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,并基本上掌握了记人记事文章的层次结构。
每次出题之后,我都先写一篇,抽出时间和同学们进行交流。学生看到我还能认真地写,更增强了他们的自觉性。
在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已经写了40多篇作文。这些作文体裁多样,内容遍及各个方面。同学们不但不感到头疼了,反而每天还催促我快点出题。事实说明,学生只要得到及时引导,还是愿意下功夫学习的。
5、“爱国主义”读书活动。
学校领导作了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之后,我就在班里组织了“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会”、“爱国主义主题班会”和“爱国主义读书报告会”。在此期间,我发动全体同学献书,从家里找来有关爱国主义内容的书籍、画册107册,组成了班级图书角,由文娱委员专门管理。课余时间,同学借阅。每个同学还专门钉了一个本子,作为读书笔记。每读一本有意义的书或画册,都自觉、认真地写读书心得。读书使同学们扩大了阅读面,丰富了知识,同时也提高了写作水平。
六、全面兼顾
班主任工作不是单一的,而是要照顾全局的。班主任不能只顾自己所教的课程,而不管不问其它学科。我经常启发同学们,不能“一条腿走路”,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,各门功课都要学好,并经常访问其他科任教师,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,发现问题,及时解决。
班主任事务多,学校开展的每项活动,都与班主任有直接联系。一个活动不深入,不细致,就不能切实搞好。为了跟上学校的工作步伐,班级活动就要给学校活动让路,不能发生冲突,并保证每项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,收到较好的效果。
一学期下来,在学校举行的秋季田径运动会、演讲比赛、作文比赛等各项活动中,我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受到了领导的多次表扬。
尤其是学校作文比赛,毕业班共6个班,共取20人,我班占11人。其中一等奖3人,被我班囊括;二等奖6人,我班占3人;三等奖11人,我班占5人。受到了校长的大力表扬和反复肯定。由此,我获得了镇“模范班主任”称号,还在表彰会上交流了经验。
当时,学校不少老同志对我说:“我们干了多少年的班主任也没有当上模范,你这一个学期就上去了,真有你的!”
我淡淡一笑说:“这只是徒有虚名。”
其实,他们也不知道我在班主任工作上付出了多少汗水,一般化的干法第一学期能当上模范班主任吗?个中的艰辛只有我自己知道。
39 照顾宝宝妻尽心 达母心愿弟完婚
宝宝降生之后,母亲住了一个星期就回老家去了,因为外祖母年龄大了,实在是离不开她。
母亲走后,我就担起了伺候月子的重任。
其实,伺候月子男人也不是干不了,就是需要勤快一点儿。
由于住在学校,伺候月子方便多了。工作之余,我就尽力搞好服务,不让新秀受到委屈。新秀很理解我,她知道我的班主任工作十分繁忙,也是尽可能地少麻烦我,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做。
很快,一个月就过去了。我们就商量着给宝宝起名字。根据多方意见,最后定名为邱震宇,小名邱飞。紧接着,我到派出所给邱飞报上了户口,邱飞就名正言顺地成了邱家的一员。
多了一口人,住一间房就显得有些拥挤,况且我又加了一个小床。我给学校领导汇报了情况,领导很是理解,表示尽快给予解决。
10天后,正巧有一位老师要搬家到五小,领导立即决定让我搬进去。我认真观察了房子:这是两间草房,另有一间小厨房,位置在学校的东南角处,门朝西,门口有一棵大树。除了房子潮湿一些,其它方面都可以,总算是个不错的住处!我十分高兴地接受了领导的安排,并对领导的照顾表示万分感谢。
10月下旬,我抽时间给房子打了顶棚,认真整理了门窗设施,于11月中旬搬进了新家。
根据新秀厂里的规定,她的产假是半年时间,春节过后才上班,这就为能够照顾好儿子创造了条件。
新秀是个闲不住的人,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,干干净净;对邱飞更是关怀备至,体贴入微,照顾得耐心细致,面面俱到,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称赞。
生活方面,由于我们的经济条件比较差,生活水平自然就低一些,我只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尽可能改善一些生活。岳母知道我们的情况,就经常买一些鸡鸭鱼肉来,给新秀母子补充一些营养,使我很受感动。
12月下旬,母亲来信告知,弟弟在元旦完婚,她在家里已经做好了准备,让我月底回去。弟弟完婚是我们家庭的一件大事,我当班主任再忙,也要回家打理。我向学校领导请了假,于12月30日回到家中。
母亲告诉我,该准备的已经就绪了,今天已经派人到城里去买菜,各方面都已经安排好了,你不要管这些事,你只要掌握住大局就可以了。
好嘛!母亲都已经安排得井井有条了,还让我掌握什么大局,分明是让我休息休息嘛!我理解母亲的心思,就顺着母亲的意思办。我找弟弟详细询问了各项准备情况,又商量了婚礼的细节,一切都安排就绪了。
1984年元月1日,弟弟的婚礼隆重举行,鞭炮声响彻农家小院,亲朋好友喜气洋洋,这是继我1983年元旦婚礼后我家又举行的一次婚礼!
喜事连连,好事多多!母亲的又一桩心愿如期达成!
婚礼之后,母亲说出了她的心里话:“你们兄妹三个的大事我是操完了,希望你们各自好好过日子,干好自己的工作,不要让我再多操心了!”
多少年来,母亲为我们兄妹几个的事操尽了心,虽然才50来岁,但已鬓发结霜,额头的皱纹已经显现,瘦小的身材更显得苗条。
母亲吃了多少苦,只有我们知道。
母爱是伟大的,也是无私的,它沉浸于万物之中,充盈于天地之间;
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,幽远纯净,和雅清淡;
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,洗去铅华雕饰,留下清新自然;
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,婉转悠扬,轻吟浅唱;
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,吹去朔雪纷飞,带来春光无限;
母爱就象一场春雨,一首清歌,润物无声,绵长悠远。
想起了母亲,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;
想起了母亲,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;
想起了母亲,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;
想起了母亲,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。
40 悼念外祖母去世 奉命城关镇上班
1984年3月初,新秀的产假即将结束,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邱飞的管理问题。
母亲也知道新秀是3月10日左右上班,早就操心在泌阳老邱凹南面的茨园村找到一本家老太太,还不到60岁,身体强壮,于3月8日把她带到了汝南。管理邱飞的问题解决了,母亲又马上回了泌阳,因为外祖母的身体这一段时间不是太好,离不开人照顾,母亲也非常无奈。
好不容易放暑假了,我心急火燎,一心想回家看看外祖母。新秀建议,也想回家看一看。老太太一听说我们要回家,就也想回家看看。于是,我们就抱着邱飞一同回到了泌阳老家。
母亲一看我们几个都回家了,十分高兴,外祖母也兴奋起来,慌忙抱起邱飞亲个不够。看来,外祖母的身体状况还算不错,基本上还能够自理。
母亲告诉我说,这几天还好一些,有些时候很吓人的。母亲在我们面前也想诉苦: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忙里忙外照顾外祖母,就连自己的亲孙儿也无暇顾及,出个门还得找来亲戚帮忙,真是弄得心力交瘁,疲惫不堪。
新秀连忙劝说母亲,不要为了不能顾及孙子而感到心中遗憾,外祖母一刻也离不开人,照顾好她才是大事。
母亲苦笑着点点头,很赞成新秀的说法。
7月12日,我突然接到岳父发的电报,意思是城关镇安排我到镇党委办公室工作,让我即刻回汝,15日到镇里报到。
无奈,我只有遵命照办。领邱飞的老太太表示不想再干了,我们只得抱着邱飞回到了汝南。
一见到岳父,他就把情况详细告诉了我。我问:“怎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?我从来没有这种想法呀!”
岳父说:“可能是镇里缺人,听说党委秘书调走了,想让你填补上。”
“我怎么行呢?我找镇领导说说去!”
岳父劝我说:“你怎么这么傻呀!多少人想去也去不了,领导是看得起你!你就知足吧!”
听人劝,吃饱饭。何况是岳父的劝说呢?
岳父还说,岳母已经又找好了一个保姆,就在家里附近住,来往接送也很方便,你就放心地去工作吧!
我于7月15日到镇里找领导报到。接见我的是镇长蔡兰启,他简单地给我交代了一些情况和我的工作任务,告诉我先熟悉熟悉环境、人事等情况,不要急着工作,以后有你干的事。又把我介绍给了党委副书记梁玉宝。梁书记给我安排了办公位置和具体工作,交代了一些办公室应注意的事项,还向我介绍了办公室的其他同志。至此,我就成了镇党委办公室的一名成员了。
7月19日,我奉命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为期10天的新闻通讯培训班,接受了河南大学两位教授的亲自授课,觉得不虚此行,收获颇丰。
7月29日,我又接到母亲的电报,说是外祖母病情加重,有危险迹象。我向镇领导请了假,同新秀一起于30日回到了泌阳。到家一看,外祖母已经气息微弱,不能再与我们说话交流。我很难过,这么几天怎么就病重了呢?连一句话也不能说了。母亲看外祖母的病情较重,已经把后世都安排好了。附近的亲戚已经来了,几个木匠正在为做好的棺材刷油漆。
31日(农历六月初四)凌晨2点,外祖母终于撇开我们,心脏停止了跳动!众亲友乱作一团,哭声震天,母亲泣不成声瘫倒在地,大家急忙叫喊,又是揉胸口,又是掐人中。母亲醒过来后,在大家的劝说之下,稳了稳神,就简单地安排了一些事情。众人按照分工各自去忙,我就和母亲商量了一些要办的具体事情。
按照老家习俗,老人去世后需在家里停上3天,也好等待远方的亲朋好友前来吊唁。
8月2日上午,我们把外祖母顺利安葬,又招待了众亲友和村上帮忙的乡亲。由于天气比较炎热,大部分亲友先后离去,只有附近的几位近亲留下来为母亲处理善后。
过了两天,母亲把我和新秀叫到跟前说:“你外祖母的后事已经料理完毕,你们是公家的人,不能在家多呆,还是赶快回去上班吧!其它的事情有人帮忙,你们放心走吧!”我们只得听从母亲的吩咐,于8月4日回到了汝南。
回汝后,我找到领导销了假,就按部就班地上了班。说实话,在党委办公室工作我还真是不适应,我只干了四个月就受不了了。干那活没有规律性,不像学校的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,特别是那整天应付不完的行政事务、人来客去,需要材料整夜写,外出写,没有事能闲几天,真可谓“一杯茶,一支烟,一张报纸看半天”!
不行!我不能这样干下去!
一天,我找到党委副书记梁玉宝直接对他说:“梁书记,这个活我干不了,我还要回到学校工作,下午我就不来上班了。”
梁书记听了气得直瞪眼,但也看出我决心已下,也就没有再勉强,只是说:“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!”
这件事不仅气坏了书记、镇长,就连社会上一些人和学校的同志也想不通,多好的机会呀,多少人想干还干不上,真是个大傻瓜!就连一些亲朋好友也这样劝、那样说,也丝毫不能动摇我的从教决心。
面对大家的不理解,我的态度是:行政不是我干的活儿,坚持走从教之路!我是这样想的:今天想干这,明天想干那,到头来什么也干不好,不如在教育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,总会获得丰硕成果的。
我于11月6日又回到了一小上班。